一种全新果园配套管理技术和循环经济经营模式 |
2008年4月21日山东科技报报道“绿园”智能语音驱鸟器 |
作者:孙华 蔺莉… 文章来源:山东科技报 点击数:3819 更新时间:2008-04-23 17:56:23 |
阳春三月,梨花竞放。在兖州市老科协霞光科普示范基地,以梨园品种及全新配套种植管理技术为中心的,树下种植牧草,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带动发展肉鸭、鸡养殖产业,以鸭粪、鸡粪反哺果园、带动沼气产业,实现果园提高质量增产增效、果品出口创汇、养殖户受益的良性循环模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多时序结合、多空间利用,生态上自我维持、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多项科技成果在梨园优化组装、转化应用的有益尝试和成功实践,再一次向我们昭示了科技创新的魅力和农业增收的巨大潜力。 兖州市老科协霞光科普示范基地组建于2002年,是由兖州市老科协科技工作者牵头,为配合和加速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而建成的集生态、观光于一体的高效益循环经济科普示范基地,先后被省科协命名为 “山东省科普示范基地”,被省林业局命名为 “山东省无公害果品标准化生产实验示范基地”,被济宁市科协评为“十佳企业”,并于2004年获得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无公害果品认证。 科技“之花”绽放梨园 优选果园栽植品种 果树良种本身就是生产力。霞光科普示范基地的科技工作者们以科技为先导,以示范带动平原地区种植结构调整为着眼点,经过多方全面的考察,引进栽培了当前在我国北方表现最好、市场容量最大的日、韩梨系列晚、中、早熟的1、2、3号和黄金梨四个优良品种,这也是1、2、3号梨品种在我省的首个栽植基地。经过试种皆表现了果型大、产量高、品质优的特性。尤其是十月上旬成熟的1号晚熟梨品种,以汁多、甜味大、产量高、耐贮运见长,平均单果重400克,最大达到480克,栽植后第2年产量就能达到800~1000斤,弥补了我省十月份梨果市场的销售空白,圆润的梨果被基地的科技工作者们冠以“滋阳梨”之名,一上市即受到消费者青睐,如今,“滋阳梨”远销新加坡,成为兖州市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同时,新品种梨果的面世,引得泰安、临沂、德州、济南、枣庄等市地的同行纷纷前来引种。示范基地的科技工作者顺应形势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繁育,两年内就在兖州市栽植了1300多亩。 高光效网架株控栽培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应用 为保证梨园高光效树形,简化修剪技术,实现果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目标,基地的科技人员将科研成果引进到梨园,进行了成果与生产的有效对接,在梨园中架设了网架(见压题图片),实现了管理水平和梨果品质的显著提升:首先,枝条绑缚在架面上,树冠遇风灾时果实不会剧烈摆动,落果少;其次,棚架网面离地面1.8m左右,修剪、疏花、疏果、套袋、采收方便,特别是进入盛果期后,节省用工十分明显;第三,由于梨树枝条均匀分布在架面上,结果枝呈水平状,生长势基本平衡,光照充足,提升了果实品质。在严格疏花疏果管理条件下,棚架栽培一级果率达89.9%;第四,早期产量高。4年生树3年平均亩产量,普通栽培为1402.5kg,棚架栽培为1888.5kg。网架栽培,达到了立体结果树势平衡,枝枝见光、果果下垂的目的,整形简单易学,既形成了景观,又提高了效益。 生物灭虫、音效驱鸟,建设生态果园 基地按30亩土地安装一个频振式杀虫灯的密度进行悬挂,有效地控制了害虫种群数量。如今,这种杀虫量大、无污染,对人畜安全的物理防治工具成为果园减少农药残留、生产无公害果品的捷径。在兖州市,频振式杀虫灯已广泛应用于菜园和农田,悬挂数量达到1.5万盏。
园区采用的“绿园”智能语音驱鸟器,可根据果园的鸟害情况,设置自动播放的声音频率,自主选择播放声音(8种声音,32种模式),自动识别白天和黑夜,并经过设置使其自行工作。每套设备作用面积达7~10亩,性价比比防鸟网、驱鸟炮及其它驱鸟器高得多(参见图二)。
技术优化组配 简便易行 推广了果园生草制和果树树盘复草制 基地于树木栽植后,在树下种上了根系浅、与树争肥水少且出草量大的多年生豆科植物红三叶草,当年即刈割三茬,亩收青草万斤以上,亩收入1000元左右;此举在饲喂鸡的同时,还对果树盘下进行了复草。实践证明,该法既可免去铲除杂草的劳务,又能起到调节果园里的气温和地温的作用,减轻了剧烈变温对果树的伤害,并极大地缓解了夏季高温干旱的胁迫和冬季低温的伤害。 安装了喷灌与自动喷药装置 为减少投入,节约用水,霞光科普示范基地的科技人员自行设计安装了喷灌与自动喷药装置,地下使用PVC管道,地上用简易的激光均匀打眼的塑料喷带,按照果树行距的需要,设计了4米的喷射宽幅,亩投资180元,建立起了一套目前最经济、最适用的喷灌系统。从使用情况看,一人操作,24小时内就可对百亩果园完成灌溉,节水节电过半。同时与底下喷灌管道平行安装了一套铝塑管道,内分别衔接配药操作间与沼气池,外按照果树8米行间距离 设 计一个出口,药液、沼液均可从管道中直接喷洒到果树上,5年生的百亩果树,16个小时即可完成农药或叶面喷肥的全面喷洒,省时省力,行之有效。 疏花疏果、人工授粉等配套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几年来,科普基地推广了疏花疏果、花粉的制作,花粉的点授,授粉的时间等一系列实用技术,同时,生物反应堆、配方施肥等农业生态技术在基地的成功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如今,该基地的果品优质高产配套管理措施已被兖州、济宁乃至周边市地的果农们广泛采用。 循环经济彰显活力 推广应用畜——沼——果综合利用技术 在2002年建园时,基地就利用国家863项目成果,自行建立了一个体积为50立方米的自动汇流、自动搅拌沼气池,解决了过去当地沼气池出料难、产气率低、结壳、漏气、用气压力不稳定、日常管理不方便等技术难题,以沼气为链接纽带,将养鸡、养鸭与果树种植有机地结合,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格局,全年可生产沼气约计2400立方米,每年能给果园提供7个月的生活能源,产出约150吨的沼液、沼渣,同时也解决了果园施用优质肥料的问题。这种沼气池型很快被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农民所接受,蕴含着清洁生产、节能增效等理念的这条循环经济链在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中也得到了有效地延伸。 建设规模养殖场 为实现果品全程无公害、绿色生产,确保果品的高优品质,在利用树下的牧草养鸡的同时,霞光科普示范基地还建立了年出栏5万只的养鸭场,仅此一项,年生产有机肥料400余吨,不仅满足了果树有机肥料的需求,还形成了林牧结合的良性循环模式(参见图一)。 示范推广“霞光”普照 霞光科普示范基地的配套技术来自于省林业厅张繁亮等林业专家的综合研究和优选,专家们从基地的规划、品种的筛选、科技成果的引用及远景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的指导,并借助基地这个平台,加大了对农民的素质培训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对关键性技术,基地都实行专人负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讲授和现场指导,并制定下发了“果园标准化周年管理年历”,使广大果农在管理中有章可循,并由此带动了兖州市果农思想观念和管理技术的提高,使种植、养殖业得到同步快速发展。同时,在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降低成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使他们逐步走上了依靠科技发展生态农业的致富道路。如今,“霞光”规模由初期的8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1300余亩。2006年生产果品20万斤,仅此一项就获效益30万元,2007年,果品产量达50万斤。 到目前,这一配套管理技术和经营模式已在济南仲宫锦绣源、八里峪等地的果园建设中得到成功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新闻: [视频]2006年中央电视台采访智能语音驱鸟器
下一篇新闻: 赤峰市首次采用电子驱鸟器防鸟害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